理財,投資綜合性論壇

Would you like to react to this message? Create an account in a few clicks or log in to continue.

    歷史的二仁溪,今天的貴嶼

    avatar
    fxddsifx
    菘藍武士
    菘藍武士


    文章總數 : 2395
    介紹人 : fghfykj
    注冊日期 : 2012-11-07

    歷史的二仁溪,今天的貴嶼   Empty 歷史的二仁溪,今天的貴嶼

    發表 由 fxddsifx 2013-03-21, 2:52 pm

    歷史的二仁溪,今天的貴嶼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環境行動小組研究院吳仁廢五金回收邦多年來為二仁溪的環保工作奮戰,積極促成了不少環保政策的制定,這兩年,他帶了不少NGO朋友、政府官員、企業家來參觀。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近期才被河水衝刷出未被發現的電子垃圾堆。

    白砂侖濕地是在大量電子廢棄物清除後,由舢舨協會向第六河川局認養會長貴金屬回收蘇水龍運用老漁民和河水相處的智慧,讓潮水順利進入濕地。

    今天的台灣,已經沒有廢五金回收這個行業,“這些廢五金現在去了大陸”——他們都知道,那就是中國大陸汕頭地區的貴嶼,充滿毒害

      1987年1月,台灣《人間》雜志邀請幾個作家一起探訪台灣台南二仁溪兩岸,並寫下了一組名為《嗚咽的二仁溪》的文章,詳細描繪了1987年的二仁溪。

      下午三點,在電子零件回收當地居民的帶領下,沈文英坐在竹筏上,向二仁溪的上游劃行,看到一個黑煙和火焰籠罩的河流慘像:“濃密的黑煙遮蔽了整個二仁溪上的天空……黑色粘稠的河水上,彌漫著一股令人惡心的臭味……二仁溪西方灰黑色的半個天空邊緣上隱隱透出一層紅光。逆光下,岸上人影模糊,以焚燒廢電纜為業的鄉民以充滿敵意的立姿,傳送出一股深深的戒備。”

      吳小彥來到二仁溪兩岸廢五金回收行業最發達的灣裡村,幾乎70%以上的居民從事廢五金的生產。“觸目盡是五金廢料。從家裡的院內堆到門外;在空地上一直堆到海邊。整個灣裡就像一個巨大而穢亂的垃圾場……”1987年,在灣裡,鄉民們明確告訴來訪者:“生計重於生命”。

      25年後,2012年的7月,本刊站在二仁溪的河岸上,看到的卻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二仁溪:天快要下雨,河水微微泛出藍灰色,鷺鷥靜立在岸邊,間或有燕子飛過。原來堆滿垃圾的淤泥,如今已經變成了自然濕地,紅樹林也在岸邊出現。招潮蟹、彈塗魚在濕地中自然生長。黃昏時,晚風輕拂,二仁溪仿佛從來沒有經歷過受傷的歷史,但人們不會忘記這段歷史。高雄市茄萣區舢筏協會總干事蘇水龍先生告訴,他們正在申請游艇導覽的項目,希望帶著游客、學生了解二仁溪生態環境變化的歷史。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環境行動小組研究員吳仁邦多年來為二仁溪的環保工作奮戰,積極促成了不少環保政策的制定,這兩年,也成了二仁溪上的義務導游,帶了不少NGO朋友、政府官員、企業家來參觀。參觀的其中一項重要內容是:近期才被河水衝刷出未被發現的電子垃圾堆。

      7月23日下午,吳仁邦站在郁郁蔥蔥的河岸和垃圾前,介紹廢五金的歷史。最後,他補充說:今天的台灣,已經沒有廢五金回收這個行業,“這些廢五金現在去了大陸”——他們都知道,那就是中國大陸汕頭地區的貴嶼。

      貴嶼,是充滿毒害的廢五金的下一站。1993年,台灣全面禁止廢五金進口;從此,灣裡廢五金處理業逐漸外移到其他國家和地區,如中國大陸、越南、馬來西亞、泰國等,其中中國大陸是最主要的集中地。

      曾經的清水溪

      二仁溪位於台灣西南部,長約63。20公裡,是高雄市和台南市的界河,在荷蘭殖民時期,曾被稱為清水溪(de Verse Rivier),十分清澈。1970年左右,二仁溪的中游流域聚集了很多專門處理廢五金回收與提煉的工廠,二仁溪也漸漸變成台灣最著名的“毒河”。

      茄萣區舢筏協會總干事蘇水龍先生告訴,廢五金回收產業聚集於此是一個偶然。過去的二仁溪兩岸,從事鋼鐵回收,主要拆解從高雄港來的廢船。直至上世紀60年代初期,一個姓牛的商人因經商失敗流落台南,前往美國找尋機會時,碰巧發現美國正在找把廢五金垃圾拋到太平洋的承辦者。他租了二艘貨輪載滿了廢五金,准備將廢五金拋向大海後,將舊貨輪帶到台灣拆解。航行途中,他想到了當時台灣有人從事資源回收的買賣,於是他決定將一艘船完成海拋作業,一艘駛回高雄港後轉運廢五金至台南灣裡地區兜售,沒想到所有貨源被搶購一空,從此展開灣裡地區的廢五金污染史。“當時的廢五金,有很多全新的電腦器材,台北的一些電腦,就直接來買零件,回去組裝。”蘇水龍是本地漁民,那時,他也參與過廢五金的回收工作。

      早期廢五金產業以美國垃圾為主,主要是露天燃燒廢電線、電纜,用酸洗來回收銅,漸漸地回收種類增加,舉凡電器廢料、IC 板、電話交換機都照單全收。在產業全盛時期,回收業沿著二仁溪蔓延到茄萣區、湖內區與仁德區,白天的灣裡像個髒亂的大垃圾場,夜晚則黑煙滾滾,有時是彩色的煙霧,兩岸火光不斷,“河水有時是黑色,有時是橘紅色、綠色。”吳仁邦記憶猶新。酸洗廢水的強酸與重金屬,下腳料回收最後都流進水溝或二仁溪。

      廢五金的熔煉業者將酸洗後回收的各種貴重金屬,熔煉成為濃度高且規格一致的成品,例如金、銀、鉑等;熔煉業極盛時期,灣裡日產黃金千兩、鉑金萬兩、白銀以噸位計算,熔煉後的各種金屬爐渣也堆放到二仁溪兩岸。後來台灣河川局整治二仁溪時,將部分電子廢棄物裝在太空包,至今已裝滿5000多個太空包,據說還不到整體數量的一半。

      持續不斷的環境噩夢

      1983年,台灣政府成立“灣裡廢五金工業區”,希望將上百家廢五金業者集中管理,規範廢棄物排放的處理。然而,這些廢五金業者的規模太小,資金不夠龐大,根本無法有效管制廢五金處理過程的廢棄物排放。污染滲入下層土壤,河岸農漁業受污染。

      在如何處理二仁溪的過程中,台灣也經歷了今天中國大陸同樣的道路。面對十萬余人賴以生存的廢五金工業,究竟要如何處理?“決策單位不敢痛下決心,立言廢止。他們認為要使得區外的非法從業者漸漸消彌於無形、而污染同時也能完全控制住的最好辦法,就是成立一個世界獨一無二的廢五金專業區。”於是,在大發、灣裡先後成立了專業區。

      事實上,從設計、施工、操作、管理各個環節都需要高度水准專業人才的專業區,卻暴露出工業層次的嚴重落差、行政管理的大漏洞、進退兩難的污染問題。“專業區裡廠商所投資興建的焚化爐一試再試,只有兩三家勉強合格。工業局原本要蓋一座焚化爐集中處理廢棄物,結果說了三年,至今還蓋不起來。區內廢棄物堆積如山,油污四處可見。”吳小彥在《寧死也要在劇毒中掙錢的村莊》中詳細描述了這段過程。

      傷害很快就來了。

      1987年,二仁溪口發生首宗綠牡蠣事件,牡蠣因吸收水中的銅離子而變成綠色,銅離子含量超過國家標准值四十倍之多。“綠牡蠣”事件成了當時台灣的大事件,政府收購銷毀綠牡蠣,從此之後二仁溪口禁養牡蠣直到今天,河口附近養殖業完全消失。

      很多環保團體開始介入二仁溪的改造,也遭到了當地居民的反對。但灣裡與二仁溪的污染如野火燎原,一發不可收拾。最終台灣經濟部國貿局、工業局及環保署共同認定處理廢五金的最佳對策是“停止生長”。

      1992年,環保署決定切斷廢五金的來源,全面禁止廢五金進口;此時,二仁溪全河段河川污染指標“RPI值”皆指向“嚴重污染”。但之後的十年,依然有大大小小違章的熔煉廠在河岸邊繼續開工,晚上私自焚燒廢五金的火焰從未停息。

      台南市社區大學研究發展學會環境行動小組召集人黃煥彰永遠忘不了乍見二仁溪的震撼,“我當時邊拍邊哭,才完成手邊的工作。”遠看,綿延數公裡的沿岸堆滿廢棄物,水是一片黑色死水;近看,才發現沙灘上,竟是成群死魚;空氣彌漫著惡臭不說,本該是干淨的沙灘,亦變成魚、貝類墳場和各種垃圾的堆置處所。人類怎能這樣荼毒自己居住的土地?經此塑膠回收震撼,他決定“就地戰鬥”,歷經五、六年努力,不斷提出整治訴求,主張“護溪為護生”。

      直到2001年6月,黃煥彰等人的努力終於有了突破性進展。當時,在環保署長鐵腕指示之下,沿岸五十幾家工廠全數遭強制拆除,政府協助合法從業者轉移廠區至高雄縣路竹鄉本洲工業區、台南科學工業區及彰濱工業區。因減少了污染源,二仁溪的污染度目前已降為中度,但污染的真正影響,才剛開始一點點地滲入後代人的生活。



      現在的時間是 2024-11-15, 9:45 pm